自主招生的利端
比较优秀的学生能够提前选择比较重点的院校,因为能自主招生的院校一般都是比较牛逼点的。其次,能够避开高考中的一些弊端,是对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一种新挑战。再次,学校能够根据需求招收自己需要的学生,而不是单纯的凭借高考成绩。最后,自主招生能够是一种新的招生方式,具有实践意义。
自主招生的弊端
自主性是实施自主招生制度的本质要求,是落实大学招生自主权的现实体现。起初,教育部希望“试点学校根据创新人才选拔和专业培养需要,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、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,学校自主选拔录取、自我约束,政府宏观指导、服务,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。”这一指导思想是对自主性的清晰解读,大学在自主招生中的功能角色一目了然。但是,因为多种原因大学在招考中的自主性未能充分发挥。
1.招生自主性难发挥
2.选拔缺乏科学性
考试招生是一项对科学性要求极强的工作,自主招生科学性的问题突出表现在:第一,在制度设计下,考生要多次参加文化课考试。第二,由于招生院校的综合选拔体系尚未形成,致使招生院校试题的测试目标、测试的整体性、测试功能等颇受质疑。试题之间的关联度和相对独立性相对模糊,其所要测试的目标、知识结构、能力结构不够清晰。第三,招生院校尚且没有建立起一支专业化招考队伍。在试点自主招生制度后,国家级(教育部考试中心)一省级(省级招办)一校级(招生院校)三级考试招生体系日渐形成,大学也成为招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级,但大学缺乏一支专业的考试招生专家队伍去承担报名、资格审查、命题、面试等之前未承担的工作。
3.公平与效率不足
自主招生中的公平问题:一是指机会公平,大学的自主招生报名条件明显有利于教育资源发达地区的学生。二是指微观层面的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农村学生的不公平。三是指对自主招生监管不够,过程不够透明,暗箱操作、递条子、权钱交易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,危害自主招生公平。
4.时间限制
自主招生制度原本是改变“一考定终身”的弊端,但现在却演变成争抢优秀生源的大战。不少考生为报名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常常缺课,四处报辅导班,以应对招生高校的笔试和面试,花费了过多的精力,占用了过多的时间,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秩序。
5.城乡差异
有人指出,自主招生制度对农村学生不公平,农村学生缺少被自主招生的机会,农村学生更难得到自主招生的信息,远赴外地参加考试的成本,让农村学生难以承担,面试对农村学生也极其不利。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农村考生人数远低于城市考生。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制度下,常常是处于劣势的一方。